“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历史
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
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这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360年壮丽史诗的巡礼
这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
经过360年风雨洗礼之后的风采
为我们展现了东风堰
灿烂悠久的灌溉历史和天人合一的水利文化
12月20日,“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大型融媒采访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360度视觉@360岁古堰”主题系列展拉开了帷幕。
全体嘉宾移步毗卢阁,在一楼参观了夹江年画展,23幅夹江年画整齐陈列,就像一面时光镜子,映射着360年“堰史”上每一个重要的故事。这是夹江年画艺人为东风堰360周年精心准备的生辰献礼。
农耕文化藏品展,每一件藏品都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使得东风堰的农耕文明活了起来,一件件藏品,都是夹江人民几百年走来的历史见证。每一个老物件,都是一个故事、一份情怀,在等待着您的探寻。
书画展共汇集了40余位本土书画家精心创作的近60幅书画作品,其中包括2幅书画长卷和23幅年画作品。本次展出的作品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方寸之间,笔墨生辉。书法真草隶篆,风采各具;画作工笔写意,神韵各异。其中由30多位本土书画家历时八个月集体创作而成的2幅书画长卷,长达百米,画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在东风堰360周岁之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夹江摄影爱好者们怀着对家乡的挚爱之情,奉上自己多年来用独特视角拍摄的珍贵照片。这些图片,是历史的真实再现,是时代的生动记录。
360幅作品,分为“古堰芳华”“泽润苍生”“多彩水乡”三个篇章。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东风堰在世界灌溉史上的珍贵精彩瞬间;一幅幅高清图像,浓缩了新时代灌区及夹江人民生活的华美嬗变。
360幅作品,它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承载着古堰与新渠的光影故事,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夹江注解”。
东风堰——千佛岩景区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石窟,石窟造像162窟石刻造像共2470余尊,开凿于隋,兴盛于唐,延及明、清。这些佛像造像排列错落有致,少则独占一窟,多则上百尊集于一窟,大可逾丈,小不盈尺,造型优美,技艺精湛,姿态各异,绚丽多彩,多由民间自发镌造,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见证着中国历史上劳动人民的智慧。
东风堰水文化陈列馆是将夹江县手工造纸博物馆改建成的东风堰水文化陈列馆,陈列馆共分泽润生民、禹跡千秋、河润九乡、东风学堂四个展厅,运用音视频、文字、图片、实物、互动体验设施等手段,展示东风堰历史沿革、工程体系、工程管理、工程文化、价值效益等。
嘉宾们沿着展览参观线路走进相应展区,认真听讲解、看展示。
一件件实物模型、一幅幅亮眼图片、一个个感人故事,让嘉宾们深刻感受到了东风堰36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他为周边百姓所创造的福祉,深刻领会了四川人民在治水历史上所做出的的巨大贡献。
嘉宾们纷纷表示,历史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有震撼,更多的是力量,在这种新旧对比,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我们要不断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让我们从灌区的文化根脉中汲取面向未来的精神力量,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罗丹
主办单位:夹江县融媒体中心 承办单位:夹江县网络舆情中心 制作单位:夹江新闻网站制作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夹江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夹江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传真:0833-5657700 E-mail:xbcd@xbcd.net
蜀ICP备2021025477号-2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川新备 06-100048